找到相关内容6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百年的唯识学研究

    的贡献是编成《法相辞典》,欧阳竟无和韩清净两大佛学巨匠为之作序,可见此书之重要。朱芾煌在书中“自序”里指出了佛学研究的“十失”。其文曰:“何等为十?曰:彼诸辞典,泛载俗名者多,唯取法名者少。其失一。于法名中,随自意解者多,依圣教释者少。其失二。所依教中,中土师说者多,佛菩萨说者少。其失三。佛菩萨说中,依不了义经者多,依了义经者少。其失四。依了义经中,译文讹误者多,译文正确者少。其失五。译文正确中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0741798.html
  • 百年唯识学研究

    作序,可见此书之重要。朱芾煌在书中“自序”里指出了佛学研究的“十失”。其文曰:“何等为十?曰:彼诸辞典,泛载俗名者多,唯取法名者少。其失一。于法名中,随自意解者多,依圣教释者少。其失二。所依教中,中土师说者多,佛菩萨说者少。其失三。佛菩萨说中,依不了义经者多,依了义经者少。其失四。依了义经中,译文讹误者多,译文正确者少。其失五。译文正确中,选材芜杂者多,选材精慎者少。其失六。选材精慎中,唯举一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3164430.html
  • 弘一大师:佛法十疑略释

    佛学,因著此书也。 五、佛法非厌世 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,与世人罕有往来,遂疑佛法为消极的、厌世的。此说不然。 学佛法者,固不应迷恋尘世,以贪求荣华富贵,但亦决非是冷淡之...ldquo;五蕴皆空”、“无常苦空”等,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,若信佛法者多,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。此说不然。 大乘佛法皆说“空”及&ldquo...

    弘一大师

    弘一|弘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746331142.html
  • 德育

    而知耻改过,力求上进的勇猛心!  《德育古鉴》记载庾衮事迹的原文后尚附另一则故事:“隋辛公义,刺岷州。岷俗畏疫,一人病,阖家避之,以故病者多死。公义命皆舁置厅事。暑月厅廊皆满,公义设榻,寝处其间,捐俸具医药,身自省问,病者多起。乃召其亲戚谕曰:『死生有命,岂能相染?若能相染,吾死久矣!』皆惭谢而去,风俗为之一变。”这是告诉我们:个人的行为举动,虽然只是在尽己本分,但是作为社会一员,也就无可避免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949427.html
  • 学佛十疑略释

      五、佛法非厌世  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,与世人罕有往来,遂疑佛法为消极的、厌世的。此说不然。 学佛法者,固不应迷恋尘世,以贪求荣华富贵,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。因学佛法之人,皆须发“大菩提...者多,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。此说不然。  大乘佛法皆说“空”及“不空”两方面,虽有专说“空”时,其实亦含有“不空”之义。故须兼说“空”与“不空”两方面,其义乃为完足。  何谓“空”及“不空”?  “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5458236.html
  •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决

     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,谒黄梅五祖,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,佛门佳话,人尽皆知。其后历代圣贤,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悟道者,亦所多在,只如近世人诵经者多,悟道者少,其故安在?想与根器及对于经义领悟与持诵方法正确与否有关吧!   我也是诵经有年的人,却是鲜有受用,于经义一知半解,且所解亦非了义。为此数年前专诚拜谒耕云老师请教,承他菩萨低眉,向我说了两小时法,茅塞顿开,谨录精要,提供参考。 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安祥禅|金刚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1/01/235943610.html
  • 《地藏本愿经》中的“易行道”思想

    ,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。  ● 我观是南阎浮众生,举止动念,无非是罪。脱获善利,多退初心。若遇恶缘,念念增益。  ● 是南阎浮提众生,志性无定,习恶者多,纵发善心,须臾即退。若遇恶缘,念念增长...

    云水

    |地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81714645.html
  • 太虚大师与黄梅佛教

    六祖惠能,此即一脉单传之三十三祖也。此六祖师资相传之因缘,有玄中之玄,妙中之妙之真谛。惟初祖至五祖,其道犹未能大昌于世,迨六祖受衣钵而后,始衣止不传,法被天下。不独缁流得法者多,而儒生高足亦多有入于禅宗...

    崇和 编辑

    |太虚大师|四祖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12/1155412329.html
  • 春夏之交饮食小建议

    过敏物质——环磷酸腺苷,他们建议过敏者多吃红枣。水煮、生吃都可以,每次10颗,每天3次。中医对大枣也有很高的评价,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,用大枣的古方有58种。用黑木耳50克加大枣30颗炖熟...

    佚名

    |建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4/08073822791.html
  • 论出家

      夫佛法者,乃九法界公共之法。无一人不当修,亦无一人不能修。持斋念佛者多,推其效则法道兴隆,风俗淳善。此则唯恐其不多,愈多则愈美也。至于出家为僧,乃如来为住持法道,与流通法道而设。若其立向上志,发大菩提,研究佛法,彻悟自性,宏三学而偏赞净土,即一生以顿脱苦轮。此亦唯恐不多,多多则益善也。若或稍有信心,无大志向,欲藉为僧之名,游手好闲,赖佛偷生。名为佛子,实是髡民。即令不造恶业,己是法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4243084.html